北京市工商系统各部门的执法管理工作在市民心目中的形象究竟如何?已工作5个月的北京市工商局行风评议组日前正式给各工商局打出了得分。
由市纠风办组成的评议组在近半年的评议结束后认为,工商局在改善执法形象、管理制度及行风整顿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京城百姓给工商系统打了80分。但同时在服务态度、市场监管力度和工作效率等方面还存在问题,乱收费现象也有发生。
评议报告中认为工商部门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一些部门工作效率和服务态度仍不能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其中在问卷调查中反映较多的一个问题是由于经办人业务不熟练或态度不认真,造成企业本可能一次解决的问题,却需要多次往返奔波,有的因此贻误商机;一些企业反映个别工商人员工作中打官腔、工作拖拉、态度生硬、市场执法时蛮横粗暴。
二是市场监管力度仍显不足。个别地区经营环境不好,无照经营者多,形成“守法吃亏,违法流油”的不正常局面;以罚代管现象仍存在,对无照经营者只罚款,不处理,过一段时间对同一批无照经营者再罚款。这是只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三是乱收费问题依然存在。某企业反映,在某工商部门注册一个仅3万元资金的小店,往返一个月后仍未获批准。办事人员每次都从章程中找出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拖延注册。此后经别人“指点”,企业将章程交给工商部门院内的代理机构重新打印一遍,交了150元费用后,马上便被批准了。
此外评议报告还认为,有些工商部门较少站在服务对象角度考虑问题,而多从方便管理工作的角度去考虑。在办理一些手续方面应尽可能给企业提供方便。
评议报告同时还建议北京市政府,鉴于工商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被打事件时有发生,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此类事件的蔓延。据了解,仅今年1—7月在丰台区,就有24名执法工商人员被打,其中2人受伤。